文章分类

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药品新闻>消费医疗的数字化进展如何?

消费医疗的数字化进展如何?

发布时间:2022-03-29 点击数:756

近些年来消费医疗赛道持续火热,涌现出了一批市场接受度高、规模化运营的上市机构。但是消费医疗也一直伴随着营销成本高、诊疗不规范等痛点,数字化转型是否是消费医疗的“灵丹妙药”?

亿欧智库认为,消费医疗是指同时具备医疗和消费属性,满足消费者的治疗、保健或审美需求,主要由个人主动选择和支付,由非公立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。消费医疗具有注重品牌效应、选择空间大、复购率高等基本特点。

需求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,加速消费医疗类支出

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观念也在逐步转变。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,并由疾病驱动转变为健康驱动。2013-2019年间,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长,2021年达到了2115元。 

24051650671945102

同时,消费医疗在面对疫情时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。2020年,受到疫情影响,消费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出现大幅度缩减。但2021年诊疗人数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,截止到2021年11月,中国消费医疗机构诊疗人数达到5.8亿人次,说明民众对消费医疗的需求和依赖程度逐步上升。

57521650671945286

供给侧齐头并进,消费医疗机构接待能力不断上升

与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相对应,2015-2020年消费医疗机构数量稳步上升,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定位逐渐明晰,在中国医院总数量的占比逐年提升,以提升患者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,从52.6%上升到66.5%。

58351650671945490

市场表现能自主议价、标准化运营的消费医疗机构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认可

消费医疗机构由于具备盈利空间大、医保收入占比低,自主定价权较大,在运营过程中标准化程度更高等特点,受到资本的持续青睐。在医美、眼科、口腔、妇幼等领域均有已上市的头部连锁机构,包括爱尔眼科、希玛眼科、通策医疗、瑞丽医美等。2022年3月,更有瑞尔集团和何氏眼科在港交所和创业板相继上市,使消费医疗迎来新一轮热潮。

12781650671945946

数字化发展中国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消费医疗也借助数字化手段朝着规范化发展

自2019年起,中国医疗产业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。在借助互联网、移动智能终端的基础上,将核心转化为以居民、患者为中心的健康预防,并逐步从公立医疗机构扩散到院外。消费医疗数字化总体处于发展期,各个细分赛道数字化落地应用程度各不相同。

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消费医疗机构改变营销成本高、运营不标准、信息不透明、一些行业痛点,提升提升诊疗质量和运营能力,助推消费医疗向着规范化、标准化发展。

41201650671946202

消费医疗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,但是该如何平衡数字化转型和投入成本的关系、如何更好的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,仍然需要多方的协同思考与探索。 

基于对消费医疗整体发展情况、行业痛点,以及各细分领域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分析,亿欧智库正在撰写《2022消费医疗数字化研究报告》。